耳朵的構造主要分為三部份:外耳、中耳及內耳。耳道(即外耳道)是連接耳廓至中耳的管道,這裡的皮膚下藏有很多分泌腺,當分泌物加上塵埃及死皮便會形成耳垢。耳垢本身含有油脂和防菌酵素,有保持耳道清潔及防止細菌侵入的作用,基本上它會隨著人體的皮膚新陳代謝而排出外耳道,無需特別清理。
可是,為什麼還會有耳垢阻塞的情況呢?曾有位病人在求診時聲稱耳道內有異物的感覺,經仔細檢查後發現他的耳道內積滿耳垢,這有可能是跟他有每天採耳的習慣,未能令耳垢順利排出,相反使它推往耳道深處,日積月累便造成耳垢阻塞的情況。
除此之外,有些人的外耳道皮膚新陳代謝較慢,耳垢自行排出耳道的能力相對較差,久而久之耳垢會積聚耳道,造成阻塞。還有,若外耳道曾經受損或發炎,結疤後的耳道有機會變得狹窄,阻礙耳垢排出;而經常挖耳會刺激更多分泌,產生更多耳垢,亦是常見的成因之一。另外,有些人在潛水後耳垢因吸收水分而澎漲,堵塞耳道,但在正常情況下待耳垢乾爽後便會回復正常大小。
如不幸地耳垢完全堵塞耳道,則有機會引致傳導性弱聽、發炎、耳塞、耳鳴、耳痛等症狀,此時更不應自行採耳,除了會把耳垢推進更深的位置,甚至會弄損耳道的皮膚而引致發炎,嚴重時還會弄破耳膜。因此,若遇到此情況時應立即向耳鼻喉專科醫生查詢,如有需要,醫生會利用滴耳藥水溶解耳垢,使它自動流出外耳道口,又或是用吸液管把阻塞的耳垢吸出。
此文章於5/4/2017在excelhealth.com刊登
此文章於5/4/2017在excelhealth.com刊登